本报北京1月26日电(记者薛冬)在科技部、国家冶金局的主持下,钢铁冶金专家殷瑞钰院士带领的课题组经过5年努力,近日在国家“攀登计划”熔融还原技术基础研究项目中取得阶段性成果。通过将该项研究在承德试验厂进行2-4吨/小时产铁能力的小型工业试验,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,从而使我国成为继德国、日本和澳大利亚之后第四个具有吨级规模联动试验装置的国家。
两院院士师昌绪、张寿荣、邵象华、陆钟武等专家鉴定后认为,熔融还原是国际上一项重大的钢铁冶金前沿技术,对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。院士们建议将这项技术研究尽快纳入“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”,列专项继续进行重点资助。
据专家介绍,我国钢铁工业特别是以高炉—转炉为代表的传统钢铁生产流程,仍然保留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基本特征,其主要缺点是:以焦炭为主要原料,而我国焦炭资源短缺;对环境污染严重;能耗高,生产率低。专家说,熔融还原技术是对传统钢铁生产流程革命性的突破,该技术最关键一点是实现了以煤代焦,缓解了资源短缺的矛盾。其次是减少了污染,据统计,使用该技术比传统流程对环境污染减少了96.2%。第三是使钢铁生产周期缩短10倍、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。目前国外产钢国家大力开发熔融还原技术,目的是占领21世纪钢铁技术的制高点,我国已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,但从综合实力上看,与钢铁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。我国大力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熔融还原技术,就是为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,使我国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。